檸檬草白菜羊肉鍋

台北的天氣變得濕冷了,每當這個時候,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的店家就開始大排長龍,然而在診間往往會需要衛教病患:這些都太燥熱了,你不太適合耶!

看到患者閃亮期待的眼神聽到這句話時逐漸黯淡了下來,我也只能尷尬的安慰他,那不然你吃少一點並做好會上火的心理準備,多喝一點水平衡一下。

這幾天寒流來襲但我感冒喉嚨痛,突然可以理解大家想喝補湯的心,於是就想出了這道檸檬草白菜羊肉鍋!開藥時,我們常會使用不同寒熱屬性的藥物互相配合,有時避免整體太過燥熱/寒涼也會放一些反佐的藥物(相反寒熱屬性的藥物)去調整,因此煮飯飲食也該是可以這樣調整吧!

調整羊肉鍋寒熱屬性的小秘訣

這道菜目標是要讓想吃羊肉爐的但較為燥熱的人也可以開心品嘗,因此
(1)使用偏寒又耐煮的白菜或白蘿蔔作為湯底搭配溫熱的羊肉。
(2)為了去除羊肉的騷味,除了第一步的川燙,湯底中加入帶有檸檬香氣的草本植物”檸檬草”
PS.沒感冒或非燥熱體質的話,加入黑胡椒味道會更豐富優~

檸檬草白菜羊肉鍋食譜

羊梅花肉100G(退冰)
包心白菜3片
杏鮑菇 1根(可替換成各種菇類)
木耳 1片
黃豆芽 1小搓(可省略,但不要太多)
雞蛋 1顆(打散)
烏龍麵 75G

湯底:
檸檬草(裝入茶包袋) 4G
昆布醬油 1小匙
鹽巴 適量

步驟:
(1)熱水+一小匙米酒(也可加入蔥薑等加強去除腥味),煮滾後加入羊肉片川燙(變色就可以撈起來囉~),用飲用水把表面的肉沫沖洗一下後放旁邊備用
(2)小砂鍋家1.5圈油後加入雞蛋炒熟後
(3)加入飲用水及檸檬草茶包煮滾
(4)加入各種喜歡的蔬菜菇類,建議白菜或白蘿蔔至少擇一必加,其餘少量依個人口味添加(避免搶味~)
(5)轉小火燉煮約10分鐘,將蔬菜的鮮甜味和茶包的茶味煮出
(6)加入烏龍麵和羊肉後,烏龍麵熟後使用醬油及鹽巴調整鹹度後即可上桌~

羊肉的中醫小故事

醫聖 張仲景的崛起與驅寒嬌耳湯

冬季進補小撇步

最後,還是囉囉唆唆的想提醒一下冬季進補的注意事項:
1. 少油少鹽,儘量以原型食物當作主食材,減少加工丸類、火鍋料。
2. 燉煮過後的湯雖然飽含了食材的精華,但也是高熱量和高普林的地雷呀!
3. 適當的搭配葉菜纖維,減少油脂吸收並且增加飽足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