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眼壓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青光眼是導致失明的第二大原因(第一名是白內障),而青光眼又是高度近視的四大併發症之一(其餘包含:早發性白內障、視網膜剝離及黃斑部病變)。

高眼壓症與青光眼

差別在於有無 結構性變化及功能性損傷

那麼,眼壓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房水是由睫狀體分泌,從後房流經瞳孔進入前房,再由前房隅角的小樑網排出眼球外,進入血液循環。房水的功能除了創造眼壓維持眼球的形狀以提供眼睛的光學功能之外,也負責提供角膜、水晶體等構造養分並回收代謝廢物,然而當房水分泌過多或流動的道路受阻礙時就會導致眼壓上升,進而可能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受損。

過去認為視神經損傷和高眼壓有絕對關係,但後續發現有部分患者眼壓正常卻也出現了視神經受損和視野缺損(也就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較新的研究認為可能和眼底視神經周圍的循環有關。以下簡介了青光眼的分類,以及容易被誤解為青光眼的高眼壓症:

  1. 高眼壓症:長期測量眼壓皆高於正常值(統計平均值=10~20mmHg),但「沒有」造成結構性損傷(視神經萎縮、視盤型態改變)或功能性損傷(視野缺損)。然而相較正常眼壓的群眾有較高的機率發展成青光眼,因此提早發現、治療並持續追蹤是相當重要的!
  2. 青光眼:進行性的視神經受損造成的視野缺損甚至失明的疾病。
    (1) 原發性青光眼:包含慢性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急/慢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2)繼發性青光眼:由於外傷、其他眼睛疾病(ex:虹彩炎)、眼部手術或類固醇誘發導致的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先天眼睛構造發育異常、母親德國麻疹感染垂直感染胎兒而導致。

由於眼壓是目前較可以透過藥物或手術控制,並且高眼壓依舊是青光眼最大的風險因子,因此控制並持續追蹤眼壓仍然是必要的。此外,為了控制眼底神經周圍的循環,容易造成眼底循環障礙的因素:血壓、血糖、血脂等都是需要同時治療控制,以盡可能的延緩視野缺損的速度以維持病患的生活品質。

中醫所認識的青光眼

古今病名對照:青風內障與綠風內障

醫生我是來看眼睛的,
為什麼要從我的睡眠、飲食、情緒一路問到大小便?

從上面的古文可以發現,中醫對於青光眼的病因認為和「五臟虛勞」、「肝肺受勞」有關,而《內經》也提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因此可以知道中醫治療眼疾,主要是從「整體觀」出發,透過改善五臟六腑的功能,調整一個人的氣血陰陽來處理眼睛疾病。

醫生妳針灸的時候,到底是在檢查什麼?!

除了內在臟腑的功能,結構的異常也會影響全身的氣血流動,造成局部的症狀

《內經》:「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十二經脈對內和五臟六腑相應,而臟腑功能的康健與否會反映在四肢關節上,此外十二經脈可以決定生死、處理各種疾病,調整虛實因此不可以不通暢。
眼睛位在身體的最上端,我們飲食吃進去的營養經過脾胃系統消化吸收後,要傳送到頭面眼睛時,往往中間會經過幾個常常卡住的關節(關卡) ; 而當眼睛的代謝廢物要排除時,也需要一路往下經過肩頸、胸腔、腹腔、骨盆腔才能順利排出。


因此針灸時,把脈除了確認大家的氣血充足與否,也同時會大致確認氣血有沒有過分集中在身體的哪個區域,再透過觸診確認是哪裡卡住了,最終的目的是將身體的氣血分佈以及脈象達到「從容和緩」的流動順暢通暢狀態!

診間之外

平常還能做什麼?
  1. 適當紓解壓力:許多患者都是在長期或短期突發的精神、身體工作壓力下積勞成疾,有時是急性的眼壓上升開始出現症狀,也有可能因此讓眼壓控制不穩定影響視野。精神的緊張壓力也會讓身體的肌肉緊繃、臟腑的功能受到影響,而使氣血的流動不再流暢,因此適當的減少工作量、眼睛的使用量、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管道都是很重要的!
  2. 飲食:每個人的臟腑功能失常的陰陽虛實程度都不相同,因此適合的飲食也可能會相異,但可以把握住幾個原則:避免過多辛辣烤炸等刺激食物、多吃深綠色蔬菜、均衡好消化的飲食並且減少冰涼油膩的食物。
  3. 睡眠:睡覺是身體休息、自我修復最重要的一環,而熬夜、輪班都會打亂生理時鐘造成身體的負擔,因此建議可以在晚上11點前睡覺。
  4. 情緒平穩:在中醫的理論中,暴怒傷肝,怒則氣上,而肝又開竅於目,因此情緒過大的波動也容易會造成眼疾的狀況。
  5. 運動:根據研究適度的冥想、瑜伽(但倒立會增高眼壓)、有氧運動可以降低眼壓。

最後,雖然臨床上視野缺損是有機會透過中醫改善的,然而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病程長短及嚴重複雜程度不一,因此需要經過詳細的評估和診斷後才能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去治療,並且配合調整飲食、作息、壓力等,才可以將療效發揮最好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